【PCT】裝備心得:Salomon XA Pro 3D 野跑鞋

※ 一開始從起點出發就是穿著Salomon XA Pro 3D,照片中的「500」表示500英里(800公里)里程碑。

本篇以先前發佈在我們臉書專頁 TaiTai LIVE WILD 的心得文為主,重新潤飾後再加入更多實際使用照片,並加入補充說明文字。

分享心得之前,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在PCT這樣的長程步道要使用野跑鞋。

使用於PCT的裝備,最高原則就是「輕量化」,所以一般認知的登山靴在這條步道上出現的機會不多,甚至可以說是罕見


皮製的登山靴雖然耐穿又具保護性,卻因為厚重又不透氣,其實並不便於長時間、長距離的使用。因此在美國,幾乎所有的指南書或是網路討論區都會建議改穿輕便很多的野跑鞋(Trail Run Shoes),而且似乎這樣的使用文化也是從美國推廣開來的。


優點

輕量

※ 其實輕量化的健行,某方面來說跟野跑運動類似,使用的裝備都以簡便為主,所以這次使用的短褲、風衣也都是Salomon野跑系列的穿著。

野跑鞋只有靴子1/2或1/3的重量,可以減輕雙腳的負擔,但背包的負重也得記得跟著減輕,才不會頭重腳輕。

以這篇文章所提的Xa Pro 3D來實際測量,單鞋總重是445克(寬楦版UK10.5號),而一般
防水靴單鞋的重量介於800至900克之間。

透氣

※ 呆呆的小紅鞋也是XA Pro 3D,陪著她走了600公里,結果幾乎沒什麼破損,我們又把它帶回台灣繼續穿。


在野外行走,即使是乾燥的加州,長時間下來還是會在襪子裡累積相當可觀的腳汗,而沾有溼氣的襪子容易造成摩擦而產生水泡,一旦長了水泡,那接下來的行程就會大受影響。

這也是長程健行會如此推薦使用透氣野跑鞋的主要緣故,因為連續五個月都要穿著鞋子。(當然休息時還是會脫啦,但穿著的頻率真的太高了)



快乾
※ 在中加州內華達山脈(Sierra Nevada)常常需要徒步涉水過溪,有時候水很淺就懶得脫,直接踩過去最快。

進入山區之後,常常需要徒步涉溪,野跑鞋面通常是由快乾的網眼布構成,靜止狀態太陽曬個20分鐘就可以全乾(若是邊走邊乾的話也是一個小時之內)。

但如果穿皮靴過河,至少要一天以上才會全乾。所以,Gore-Tex的鞋子在這邊是幾乎絕跡的,因為不需要防水。


馴鞋時間短

※ 這是起點照,當時腳上的鞋子在台灣幾乎沒有怎麼穿過,直接上步道也不會不舒服。


幾乎不需要馴鞋!對於長程徒步的人來說,鞋子一換掉就要馬上換新,沒有太多適應新鞋的時間,野跑鞋能夠很順利的把銜接時間縮到最短。

當然,這也是因為我們在出發前就買了一雙同款的鞋子,只是當時買的是GTX迷彩版,後來判斷可能不適用於PCT的環境,所以才又挑了沒有防水功能的款式。


※ 出發前在台灣山上(奇萊南華)使用XA Pro 3D GTX野跑鞋測試(迷彩就是帥 XD 但現在很難買到了 )


價格較便宜

※ 這雙不是我的,但因為是同款同色,發現它出現在Hiker Box(徒步者之間用來交換資源的小箱子)的時候覺得非常親切。令人咋舌的是,居然可以穿到破成這樣⋯⋯依照里程數來研判,照片這雙鞋大概已經走了1800公里。

以野跑鞋定價普遍介於4000~5000之譜,可以說比一般登山靴便宜至少一半以上,對於使用量很大的縱走徒步者來說是比較經濟的選擇。


缺點

腳很容易髒

加州非常乾燥,不像臺灣山區水氣充足又常下雨,步道上的土壤經過長時間的日曬而砂化,極細小的沙粒會經由網眼布跑進鞋子,滲透襪子,最後沾在腳指頭跟腳背上,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清洗才敢放進睡袋(懶得清洗就直接套上睡覺襪)。





保護性稍嫌不足

※ 照片在惠特尼山頂(海拔4421公尺),這段路面幾乎都是尖銳的大岩塊,我用皮靴走起來毫不費力,但是呆呆就得花較多力氣來維持身體平衡(但這也跟她雙腳已開始受傷有關係了)。

這個「不足」是相對於登山靴而論,但其實還是得看自己的肌耐力和運用肌肉的方法,如果好好訓練,低筒的野跑鞋在野外也能取得很好的平衡。


所以建議上路前多多適應野跑鞋,否則足弓、腳踝部位很容易受傷。



耐用性
※ 穿了約1,000公里的狀態,鞋底的磨損程度如上圖。

一般公認野跑鞋的使用壽命是800公里,也就是500英里。所以總長4286公里的PCT至少需要五雙鞋的用量。


當然野跑鞋比起路跑鞋,會使用更耐用的鞋底材質,但再怎麼厲害也不會比全PU或全橡膠的登山鞋底來得耐操。只是如果真的用上又厚又耐用的鞋底,那這雙野跑鞋也就失去「輕量」的優勢了。

所以,這個「較不耐穿」也是相對於登山靴而論,而以我的實際使用經驗,穿超過1000公里其實結構性都還算完整。


心得分享

鞋底

照片左邊是使用約1000公里的Salomon,右邊是補給箱寄來的新鞋,因為是相同款式,剛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新舊對照的差異。鞋底的刻痕經過這麼長距離的蹂躪,沒有經過比較還真的不曉得有這麼大的磨損。


其實原本對複合式鞋底不是很有信心,覺得它們會很容易脫落、分離。但經過這次測試,對這種鞋底總算是放心了。


Salomon鞋底用了三明治設計,最下面是橡膠(Contagrip),中間夾了一塊堅固的塑料(3D Chassis),最上面再加一層泡(EVA)綿。分別做到「耐磨抓地」、「支撐足弓」和「減緩衝擊」的功能,尤其是那塊黑色Y字型,位在足弓部位的3D Chassis,又硬又結實,比起它牌沒有針對支撐性特別加強的鞋子而言,真的可以降低很多受傷的機率。

不過經過長距離的使用,那片3D鞋底斷了,顆粒磨平了,緩衝的EVA也壓扁了。

有人會納悶,才這樣就廢了,有點浪費錢耶。那這樣算好了,假如在臺灣山區一趟來回行程20公里計算,要走50趟才會報銷,那就是一年365天每個週末都要去登山健行。這樣的用量,其實也早就回本了。


內裡被我腳跟磨破一塊(其實有股莫名的成就感 XD)


鞋身
鞋身非常耐磨,而且也真的很透氣,因為我們的腳真的都非常非常髒⋯。鞋頭、鞋跟有橡膠加強,踢到石頭或踢雪也不會痛。

上鞋是新的,下鞋是約1,000公里後的狀態,可以發現灰色EVA壓扁了,但其餘結構不變。


鞋帶

鞋帶設計超棒!抽繩一拉就搞定,還可以收納到鞋舌裡,不用擔心勾到東西,也比較不容易鬆掉。可以不用背著大背包找地方綁鞋帶真的很方便又貼心。

鞋帶很細也真的很強韌,但呆呆的鞋帶經過數萬次的摩擦後還是斷了⋯還好綁起來再用大力膠加強一樣可以再走幾百公里。

※ 後來發現Salomon代理商有進鞋帶的修補備品,超貼心!


寬楦

XA Pro 3D有三個版本,普通版、Gore-Tex版和寬楦版。


Salomon是法國品牌,楦頭設計偏窄,而我又是個哈比腳,常常塞不進很多鞋款,即使塞得進去,鞋身又會太長。還好這款有寬楦設計,謝天謝地!(寬楦版只有綠色,呆呆的灰鞋和紅鞋是普版)


適應各種地形
雪地。

溼滑的獨木橋。

碎石子路。

一般土路。

岩塊居多的山路。

徒步者的愛用品牌
Salomon合腳又好穿,穩定性又高,是步道上常見的鞋款TOP 3之一,評價及口碑有目共睹。

在步道上的Salomon鞋款,除了XA Pro 3D之外,Speed Cross也很常見,甚至連登山靴款也有人穿,大家見面就會分享一些使用心得。

尤其是步道上認識的一位法國人,遠遠看到我的鞋子還特地跑過來打招呼說他很愛Salomon,我說我也是 XD(而且兩個人身上都是完整一套,有點滑稽)

路上看見其他人穿到爛掉的Salomon登山靴。

在他領了補給箱後,馬上又變出一雙同款同色的靴子。大家可以看看兩者的差別 :P

母子都穿上同款同色的XA Pro 3D(小男孩才九歲喔!)

很多腳比較窄的人會選擇Speed Cross鞋款。


實際使用照片分享




SALOMON相關文章

留言